據媒體報道,近日湖南益陽,一位釣友在禁釣區(qū)釣魚,看見水庫管理處巡邏船后打算離開,離開時不慎掉落坑中摔成十級傷殘,后釣友將水庫管理處起訴至法院,索賠27萬余元后被拒,法院認為是其自陷危險。

近年來,釣魚已經成為了不少人的愛好。而由于我國城市和農村內遍布著不少河道,除了正規(guī)的釣魚場外,不少釣友也會選擇在河道之類的地方野釣。那么,如果在河道附近發(fā)生意外,河道部門是否真的無需承擔一點責任呢?
河道部門是否需要承擔責任,需要看其是否有在相應的管理中盡責。
就比如此次河南周口,釣友在禁釣區(qū)野釣摔成十級傷殘的事件,水庫管理處工作人員晚間巡邏勸離垂釣者,認真管理,盡到了應有的職責。而釣友是在禁釣區(qū)釣魚被工作人員發(fā)現(xiàn),為逃避責任逃離現(xiàn)場在夜晚的小道上奔跑摔傷,作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,釣友應當充分預見夜晚在小道上奔跑的危險性,并自覺規(guī)避此類危險行為。所以最終法院判決是其行為方式不當,自陷危險,應自行承擔責任后果。
那么什么情況下,河道部門需要承擔責任呢?
以實際事件舉例,如2022年8月,據媒體報道,河南周口,女子陪丈夫在禁止釣魚河段釣魚,過程中河道欄桿傾倒將女子砸成重傷。最終法院判決釣友違反禁令,自己需承擔80%責任。而河道部門存在管理不善,需要承擔20%責任。
在此次事件中,法院判罰河道部門需要承擔20%責任的關鍵理由是由于“河道欄桿輕易傾倒”,足以說明管養(yǎng)維修不及時。所以根據我國《民法典》第1253條規(guī)定,建筑物、構筑物或者其他設施及其擱置物、懸掛物發(fā)生脫落、塌陷造成他人損害,所有人、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,應當承擔侵權責任。
當然,此案的判罰還是有一定爭議的。比如釣友違反釣魚禁令,但是其家人并未參與釣魚,其家人因為在一旁看他人釣魚,在河道欄桿傾倒后受傷,是否也需要承擔80%的責任呢?
如果您還有其他疑問,可以隨時在本網向我們的專業(yè)資深律師進行免費法律咨詢。